父母的語言

by 陳 坤志

前言:

今天為大家介紹這本書名為 父母的語言 ,作者是小兒頭頸外科醫師(耳鼻喉科的全名其實是耳鼻喉頭頸外科),專長領域是人工耳蝸手術。

1993年美國導入新生兒聽篩跟同時期人工耳蝸的同時出現,代表著先天性聽損兒的人生有機會完全改變。有關於這一點,請上網搜尋啟動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 activation)的影片,看到孩子第一次聽到外界聲音的表情,就知道這有多麼重要。

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先天性聽障的小孩如果能夠植入人工耳蝸,顯然會有幫助,但卻不是故事的終點。人工耳蝸讓孩子的大腦有機會聽到外界的聲音,但是從這些聲音當中分析語言模式,發展語言能力需要時間讓大腦發展神經鏈結。

作者遇到一個挫折,就是雖然她成功的幫名為蜜雪兒孩子植入了人工耳蝸,回診時卻沒有觀察到相對應的語言發展進程,經過一番探究發現孩子在手術之後,還是待在以手語教學的班級。待在一個沒人說話的教室,孩子雖然獲得了聽力,卻沒有相對應的語言輸入,導致語言發展沒有進步。

於是作者走出了醫院

作者體悟到單純只有人工耳蝸並不能完全解決孩子的問題,另外她體驗到早期語言接觸對孩子的一生影響如此巨大之後,她也想讓沒有聽障的孩子獲得豐富的語言接觸。

打破舊觀念的研究結果

作者花了蠻長的篇幅介紹Betty Hart 跟 Todd Risley的研究,而且整本書不停地提到這個概念,甚至也是她後來介入社會運動的主因。

這研究指出孩童早期的語言環境,對長期學習軌跡相當重要。

研究蒐集不同社經階層42個家庭從9個月大追蹤到三歲大。每月一次,每次一小時記錄小孩做的,身邊的人做的事情。研究歷時三年,分析資料也三年。

研究結果相當驚人:

高社經地位的家庭小孩每小時聽到2000個字,社福(指低社經地位)家庭每小時600字。

高社經地位家長每小時回應孩子25次,社會福利家庭每小時不到50次。

最重大最令人憂心的差異是,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每小時聽到40次口頭肯定,社會福利家庭則約有4次。

研究團隊以這樣的數字推估計算,三歲結束前孩子聽到的字數是4500萬字跟1300萬字的差別,足足差了3200萬字。

研究結果明白指出

構建孩子學習能力的不是社經地位,種族,性別,排行。因為即使在同一個族群,或者社經地位階層內,都存在語言差異。

決定孩子未來學習軌跡的基本要素:早期的語言環境。也就是家長對孩子說多少話,以及使用怎樣的方式說話。

人類大腦的基本連結,也是所有思考跟學習的基礎大多發生在三歲以前,我們現在知道最佳的大腦發展狀態取決於語言。而一個人聽見的話語,聽見多少話語,以及話語是以什麼方式說出來,則是語言發展的關鍵。

研究也發現語言數量雖然重要,但是內容也很重要。

命令句跟禁止句似乎會抑制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

字彙的變化越少,孩子三歲時的成績越低。

另外家庭的對話習慣也有影響,也就是說越少說話的家長會養出同樣話少的孩子。

這項研究顛覆過往的認知,對語言,智商,在校表現影響最大的因素並不是家長的社經地位,而是”早期語言接觸”的差異,且影響是從一出生就開始。

當然,研究都是有極限的:

這項研究的極限就是以每個孩子30小時的錄音樣本判斷全部的字彙量似乎稍嫌不足。但這個研究的優點是追蹤時間長,而且把長期追蹤的資料具體數據化。

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瑕的研究,這項研究至少提供了一個有利的證據: 早期語言會影響小孩的在校表現以及長期成就。

別把兒語當作廢話

幾乎所有的媽媽照顧嬰兒時都會本能地說出兒語就像是:媽咪好愛她的小小寶貝,稍微提高聲調,拉長文字,有點像唱歌的旋律。這一點可能很重要,作者認為兒語可以幫助嬰兒的大腦理解語言。

用電視學語言可行嗎?

答案很簡單,不行。

語言的基本原則是人與人的連結,嬰兒跟照顧者之間要有互動,就像傳球接球一樣。

曾經有一個實驗讓美國的九個月大嬰兒接觸中文,半數接觸真人,半數用語音裝置播放。結果顯示使用語言裝置的嬰兒什麼都沒學到。

如何讚美小孩:

作者引用杜維克的研究(心態致勝的作者),他讓128名五年級學生進行拼圖任務,有些孩子獲得的讚美是聰明,有些孩子獲得的讚美則是努力。接著孩子可以選擇第二項任務,其中一項比較難,但他們會從中學到很多。

結果被誇聰明的孩子有67%選擇了簡單的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有92%選擇較難的任務。

杜維克的研究認為孩子的定型化心態跟基於個人的讚美比較有關,成長型心態跟基於歷程的讚美比較有關。

關於雙語:

建議家長還是以母語教導孩子,才能夠傳遞情感上細微而深遠的部分。但如果家長有兩種母語,建議可以同時學習兩種語言。雖然小小孩階段學雙語可能導致小孩初期會說的字彙比較少,但是小孩長大之後兩種語言都會增強,最後孩子會擁有兩種語言能力。

三千萬字計畫:

作者積極介入社會運動,想藉由改變兒童早期語言環境,進一步打破貧富差距,讓低社經階層家庭的孩子也有機會發展出不輸高社經地位家庭小孩的語言能力以及智力。

她推動的三千萬字計畫是基於一個科學證明的事實,孩子不是生來聰明,而是變得聰明,也就是人的智力具有可塑性。

3T原則:

作者希望兒童的照顧者都能利用3T原則,提升兒童語言環境的品質。

第一個T

共情關注Tuned iin: 跟孩子同一個高度,拿掉3C產品,使用兒童導向式語言。

兒語幾乎是所有媽媽天生具備的技能,帶有旋律的音調,簡化的字彙,積極的語氣,重複的單字,這會吸引孩子進入共同關注。

第二個T

多說一點Talke more有幾個技巧:

第一,可以一邊做事一邊敘述自己做的事情。

例如:媽咪幫你換尿布,喔,好濕。 聞聞看,有點臭。

第二,平行對話: 實況報導小孩正在做的事

啊,你找到媽咪的鑰匙了

不要放到嘴巴哩,拜託。我們不要咬鑰匙,他不是食物。

從小孩出生起家長就可以用這兩種策略跟小孩說話,但是這有條件限制,父母不該提重複的問題,或者使用冗長,複雜的句子。最好是談周遭事物,保持眼神接觸,讓她吸收語言的同時,也感受到家長的溫暖。

第三,不要使用代名詞。

第四,去脈絡化語言:小孩3-5歲開始會討論目前看不到或者不存在的事物。這個就叫做去脈絡化語言。這是智力成長的重要里程。可以跟小孩討論最近做過的事情,玩過的東西(但是目前並不在身邊,比如說學校溜滑梯)等。

第五,幫孩子擴張語言: 以略高於孩子能力語言引導技巧,鼓勵他學習更完整而詳細的溝通。

 狗狗傷心 => 你的狗狗很傷心

去覺覺 => 你想睡覺了,現在時間很晚,你也累了。

第三個T

輪流說話take turns:

家長不用急著搶話,留給孩子時間思索怎麼使用語言表達,儘量使用開放式問句才能達到輪流說話的目的。

個人感想

本人也是耳鼻喉科醫師,深深的了解到早期的語言接觸會直接的影響小孩一生的發展。但作者從人工耳蝸出發,一步一步地擴展她的影響力。

從她服務的聽障小孩,她發現只有給小孩聽力是不夠的。必須要給孩子豐富的語言環境,而這牽涉到許多層面,不是醫療介入可以解決。

於是她發起的社會運動引起了州政府甚至白宮的注意,讓許多改善小兒語言環境的計畫得以進行。

本書除了介紹語言之外,也引用了許多研究,導入了成長型心態,恆毅力,忍耐力(著名的棉花糖試驗),心智工具(tools of the mind),自我調整與執行功能等概念,不失為一本優良的育兒書籍。

想必大家都聽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但真正的起跑點並不是雙語幼兒園,私立學校,大學入學等等。

真正的起跑點是家長。

家長要花時間跟孩子互動,跟孩子說話,做這些事情最好的時機點並不是孩子會說話之後,而是孩子會說話之前,基本上孩子一出生就要開始這樣做。

要用正面的方式說話,減少無謂的責罵。至於讚美的方法各有說法,我個人偏向讚美孩子努力的歷程,而不是最後的成果。

記得按讚分享唷
陳坤志醫師臉書粉絲團
陳坤志醫師IG
Twitter

相關閱讀

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