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 跟吃冰有什麼關係?

by 陳 坤志

您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女性朋友,常常有月經的問題,晚上睡不好,白天頭痛頭暈,而且很愛吃冰塊! 

中醫對這類女性朋友通常建議少吃冰,可能會用一些方法調經,但是最近我整理一些缺鐵的文獻,發現有可能因果是互相顛倒的。這類生育年齡的女性可能根本的問題是缺鐵,或甚至已經有缺鐵性貧血。

也就是說,可能並不是因為喜歡吃冰導致經期不順。可能是因為月經流失太多鐵質,因而出現喜歡吃冰的怪現象(食冰癖)。另外由於 缺鐵,也可能出現異常的睡眠狀態(腿不寧症候群),至於容易頭暈頭痛等現象,可能也會被當作是經期症候群。

貧血或者 缺鐵 的人可能比您想像中常見

2014美國華盛頓大學發表一篇系統性分析,收集1910-2010年全球的數據,全球人口約三分之一有各種不同原因的貧血,有五分之一的女性有程度不一的缺鐵性貧血(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global anemia burden from 1990 to 2010.Blood. 2014;123(5):615. )。

缺鐵性貧血的人居然有這麼多,那麼只 缺鐵 的人呢? 

英國在2020年發表一篇研究,統計4451位50歲以上,沒有貧血的民眾,發現有8.7%的人缺鐵(鐵蛋白ferritin 小於30ng/mL),其中女性機率大於男性,女性10.9%,男性6.3%。也就是說停經後婦女即使沒有貧血,也有一成的人缺鐵。

2002年美國的CDC(相當於我們的疾管局)發表一篇論文,統計兩個大型研究的數據,結果顯示即使在美國的健康族群中也有2-5%缺鐵,也因此建議所有哺乳女性以及食用配方奶的嬰兒加強鐵質攝取。(Iron deficiency–United States, 1999-2000.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02;51(40):897)

我會注意到這個主題的緣起,來自於之前治療的頑固口腔潰瘍。看了論文資料庫後,發現缺鐵跟我們實在很有關,不論是我門診看的病人,身邊的親朋好友,仔細想想,可能有些莫名的症狀其實跟缺鐵有關。

延伸閱讀:口腔潰瘍 居然跟缺鐵有關
https://drchen.site/ras/

這邊先強調一點,缺鐵性貧血這個名詞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但是缺鐵未必代表貧血,貧血也不必然是缺鐵唷。兩者雖然高度相關卻不相等。

缺鐵 的原因跟危險因子:

吃不夠

世界上許多區域的貧血主因還是因為營養不良或者寄生蟲,在現今的台灣可能很難想像,但這依然是這個當下,世界上許多地方的真實日常。而在現今台灣社會,營養不良的人只有少數,但還是值得注意,比如可能被虐待的兒童或者是乏人照顧的獨居老人。另外特殊飲食習慣比如嚴格的素食者,缺鐵的機率高過一般人,應該儘量在食物中補充鐵的攝取,若出現可能的徵兆,也應該及早檢查。

過度流失

過度流失比如說外傷大出血,或者嚴重的吐血,血便等造成貧血應該屬於常識的範圍內,就不另外細說。這邊要說幾件大家比較不會注意到的狀況。

生產,哺乳都會消耗很多鐵質,是缺鐵跟貧血的高風險族群。
時常捐血的人,缺鐵的風險會上升。
同理,過度抽血檢驗的人缺鐵風險也是上升。
月經量過大的人風險上升。
持續但小量的腸胃道出血,除了缺鐵要小心惡性腫瘤。
洗腎病患也是高危險族群。

特別要強調女性族群的風險,媽媽們每次生產大約消耗掉1克的鐵質,而月經一天大約消耗掉1毫克的鐵質。請了解成人體內的鐵質總量也才3-4克,一次懷孕生產就要用掉1克的存量是非常驚人的消耗。每個媽媽生產都是這麼偉大的,請記得給身邊的老婆,媽媽一個擁抱,媽媽們記得善待自己,多吃點含鐵食物。

吸收不良

鐵質吸收主要在上消化道特別是十二指腸,基於某些比較罕見的原因,有些人的鐵質吸收功能會特別的差,比如說曾經做過胃繞道手術的人(bariatric surgery),建議可能要規律追蹤血鐵,可能也需要額外補充鐵質。

自體免疫胃炎以及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會影響胃吸收鐵質的能力,導致缺鐵。這點在臨床上非常重要,對於補充鐵劑卻無法改善鐵質缺乏的病人,要考慮胃本身有問題的機會,特別是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

乳糜瀉,或者稱為麩質不耐症。會降低鐵的吸收,也會影響其他造血需要的材料比如說B12,葉酸,銅的吸收。同時是缺鐵跟貧血的高風險族群。這類患者飲食必須很辛苦地採取無麩質飲食。

其他:

其他還有一些因素,比如說馬拉松跑者,高強度運動員,家族性貧血,使用某些藥物,某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腎臟病)也有可能缺鐵或者貧血。

缺鐵 或者貧血,會有什麼症狀?

缺鐵或者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常常是一個連續光譜,除了大家比較能想像的貧血症狀,比如說容易頭暈,頭痛,疲勞,運動不耐,運動容易喘等症狀。這邊列舉幾個容易被忽略的症狀或者表現,期望能提高大家的警覺性。

食冰癖

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食冰癖(pagophagia),被認為是缺鐵者或者貧血有關的特殊徵狀。1989年美國一篇研究統計55位腸胃道出血導致貧血的患者,發現有58%的患者出現異食癖,而其中有51%是食冰癖。(Pica: its frequency and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iron-deficiency anemia due to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blood loss. J Gen Intern Med. 1989;4(6):512.),以往已知孕婦在懷孕期間也容易出現異食癖,這可能跟孕婦本身也是缺鐵的高風險族群有關。(Pica during pregnancy in low-income women born in Mexico.West J Med. 2000;173(1):20.)。

感謝陳俊吉醫師臉書分享這篇比較新的論文,讓我可以補充一下新證據。2010這篇研究統計262鐵質缺乏的成人,發現其中有45%出現異食症 (Pica),而其中有87.3%是食冰癖,而且偏向出現在年輕人身上。(Pica associated with iron deficiency or depletion: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orrelates in 262 non-pregnant adult outpatients, 2010 BMC hematology)。

看到這篇腦海中會不會出現一個愛吃冰塊又常常經痛的年輕女孩影像呢?

甜菜尿 (Beeturia)

甜菜根含有一種色素稱之為甜菜紅色素,在有鐵離子的環境是偏向無色的,所以在鐵質缺乏的人身上,尿液可以看到偏紅或者粉紅的甜菜紅色素顏色。在一般人身上大概只有10-14%的人吃了甜菜根尿尿變紅,但是在缺鐵的人身上,高達49-80%的人尿尿會變紅。

謎之音:難道可以吃甜菜根來檢測自己是不是缺鐵嗎?

參考索引:
Beeturia. A sign of iron deficiency.Am J Dis Child. 1969;117(4):424.
Beeturia and iron absorption.Lancet. 1999 Sep;354(9183):1032.
BEETURIA: ITS INCIDENCE AND A CLUE TO ITS MECHANISM.Br Med J. 1963;2(5363):971.

不寧腿症候群 (Restless legs syndrome)

患者會出現肢體種種不適感,特別是下肢,會出現無法克制想動一下腿部的衝動,而且稍微動一下後這種不適感會暫時消失。原因可能很複雜,原發性不寧腿症候群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或者遺傳的問題,在西方國家並不少見,大約有5-15%的比率,次發性不寧腿症候群雖然比較少見,但缺鐵是其中一個常見而且值得注重的因素。統計指出不寧腿症侯群當中缺鐵的比率高達24%,是一般族群的9倍。 (The 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 on patients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Am J Hematol. 2013 Apr;88(4):261-4. Epub 2013 Mar 12.)

2018年不寧腿症候群治療準則把缺鐵的評估以及治療列入標準治療。甚至有些臨床醫師也會嘗試給抽血數字正常的患者鐵劑,也可能可以改善症狀。

下面的連結是一個公開的腿不寧症候群影片,讓大家比較能理解什麼是腿不寧症侯群的狀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hK45nRpJVM

耳鼻喉科相關症狀

聽力減退跟缺鐵有關! 2017年這篇研究,統計人數達30萬個成人,數據顯示缺鐵性貧血的人聽力減退的風險是鐵質正常人的2.4倍。(Association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ith Hearing Loss in US Adults. 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7;143(4):350.)但中間的詳細機轉目前尚未明朗。
ps. 唸到這篇我真的感覺長了見識。

萎縮性舌炎,指舌頭上的舌苔消失,舌頭會莫名的乾跟痛。個人的經驗是吃素的老太太身上比較容易看到這個現象。

舌炎
圖片來源:網路免授權免費圖片

口角炎,指嘴角皮膚黏膜處發炎。排除其他可能性,比如說接觸性刺激,黴菌感染等,要小心可能是鐵質缺乏的表現。

延伸閱讀
缺鐵 補鐵對嗎?
https://drchen.site/iron-deficiency-treatment/
孕婦貧血
https://drchen.site/pregnant-anemia/
兒童貧血 主要探討 缺鐵性貧血
https://drchen.site/child-anemia/

記得按讚分享唷
陳坤志醫師臉書粉絲團
陳坤志醫師IG
Twitter

相關閱讀

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