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眩症的治療 比吃藥更有效的方法: 前庭復健

by 陳 坤志

前庭平衡系統的異常,常常會導致眩暈,而且產生很多不便,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影響工作表現,甚至請假無法上班。前庭眩暈可分為周邊前庭眩暈以及中樞前庭眩暈。

是不是都要吃藥,是不是吃藥比較好呢? 某些暈眩其實有比吃藥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前庭復健

通常依據不同性質的眩暈,會給予不同的治療。如何區分眩暈以及頭暈,如何區分中樞以及周邊眩暈等,需要專業醫師判斷,將會另外分文敘述。 本篇先概略介紹眩暈的治療。

不同疾病都可能導致眩暈:

許多疾病都可以導致眩暈,不同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同,但總歸來說,想辦法治療致病的病因,就可以治療眩暈。

舉例來說,耳石脫落,梅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前庭性偏頭痛,多發性硬化症,基底動脈循環不良,前庭神經瘤,帶狀皰疹感染等等疾病都可以誘發眩暈,治療方法則是各自不同,治療疾病本身,等於同時治療眩暈。

藥物治療還是有幫助:

常見會用到的藥物有:

抗組織胺 (meclizine, dimenhydrinate, diphenhydramine),這也是暈車暈船藥的常見內容物。

鎮定劑: BZD類藥物,diazepam, lorazepam, clonazepam, alprazolam等

止吐藥: ondansetron, prochlorperazine, promethazine, metoclopramide, domperidone等

藥物治療通常在症狀緩解後,要儘早停藥,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認為長期使用止暈藥物可能導致前庭功能的代償速度變慢

前庭復健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目前在不同的前庭系統暈眩疾病,都顯示前庭復健潛在的優點。

急性前庭神經損傷導致前庭功能低下(比如說急性前庭神經炎,帶狀皰疹感染等),慢性周邊前庭眩暈,慢性中樞前庭眩暈都有一些相關研究顯示前庭復健能改善暈眩。

一般眩暈症患者都因為害怕暈的感覺,不太敢做一些需要平衡或者要轉頭的動作,而前庭復健運動可以讓他們”動起來”。

動起來起碼會有三個好處:

身體要動,前庭系統才會有訊號輸入到大腦的相關區域,大腦才有機會處理資訊並且慢慢發展出適應性,另外要注意運動的時候要有視覺的輸入,才比較有效果。

前庭復健運動讓身體有機會藉由沒有受傷的路徑,比如說本體感覺,視覺神經系統路徑,發展出代償的能力,補償原本受傷的前庭神經系統功能,好比先發投手被打爆了,但只要中繼跟救援投手夠強大,球隊還是能贏球一樣的道理。

長期不敢活動可能會導致負面影響,病患可能因為害怕頭暈的感覺不敢動導致平衡功能更低下(deconditioned),發展出一種簡稱PPPD的狀況 (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也曾經被稱為phobic postural vertigo ) 大概可以想像成一種因為害怕頭暈不敢動,反而變得更暈的狀況。

那麼前庭復健到底怎麼執行呢?

急性的前庭眩暈

病人通常非常的暈,甚至吐到嘔吐袋不離手。這個時候前庭復健只要做很基本的動作,不然病人可能會更痛苦,而且可能跌倒受傷。通常只要請病患坐在安全的位置,看著面前約30公分處的東西(比如說一張小卡片)然後緩慢的左右移動頭部,跟緩慢的垂直上下移動頭部,過程中眼睛要持續注視面前的小卡片,轉動角度大約30度即可。一次幾分鐘就好,一天做2-3次。

慢性的周邊前庭眩暈

患者通常症狀比較緩和,前庭復健運動可以增加更多動態的動作,可以先請病患站著,眼晴注視前方的物體,然後開始左右移動頭部。頭移動的速度不用太快,保持在可以看清前方物體的同時,又有一點輕微的暈眩感即可。快到看不清前方,或者暈到受不了就表示太快了。

慢慢可以加入走路的動作,當然必須在安全的環境以及有人照顧的狀況下執行。

可以試著直線走路的過程中轉頭看左邊兩秒,然後轉頭看右邊兩秒,交替進行。安全起見,一開始請先從原地踏步開始。

當然這類運動可以有很多變形,比如說也可以倒著走或者是走在比較不平坦的地面等。重點第一當然要安全。

只要這個運動包含三個要素: 走路(本體感覺),轉頭(半規管),眼睛視覺輸入,就能達到效果。

慢性的中樞性眩暈

前庭復健運動也有部分效果,當然效果相對來說比較沒那麼好,而且需要的復原時間更長。

以上的復健運動都是相對比較簡單,比較可能在居家環境操作的,確定安全的狀況下,可以嘗試在家自行練習,當然複雜的動作或者需要輔助器材的復健還是要在醫療院所進行。

記得按讚分享唷
陳坤志醫師臉書粉絲團
陳坤志醫師IG
Twitter

相關閱讀

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