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莫德納疫苗一支當四支用

by 陳 坤志

還記得最早日本捐贈的AZ疫苗開打的時候,醫護小心翼翼的抽藥,一瓶10劑的疫苗有可能抽到11或12劑。在疫苗如此珍貴的情況下,想讓疫苗獲得充分利用,施打在更多人身上是很合理的想法或策略。其實當初在莫德納的早期臨床試驗當中,曾經使用過三種不同劑量,25ug, 100ug以及250ug,當時發現250ug劑量太高,引起太多不良反應,25ug引起的免疫反應稍弱,為了保證第三期試驗能夠通過,當時選擇了100ug的劑量。但如果25ug的劑量已經足夠應付現在的疫情,是不是在疫情嚴重的區域,是不是有可能 默德納疫苗一支當四支用 ?

黃熱病疫苗的啟示

在疫情嚴重,疫苗短缺的情境下,有什麼辦法將有限的疫苗施打到大多數人身上呢?

2016年在非洲以及南美洲的黃熱病疫區,曾經嘗試降低疫苗劑量,擴大施打人數。此法將有限的疫苗分配給更多人施打,成功的將疫苗施打在數百萬人身上,也抑制了疫情。 

這方法好比飢荒的時候,便當有限,雖然一個人吃一個便當吃得飽,但如果一個便當分給四個人吃,雖然大家都沒吃飽,但起碼不會餓死。
疫苗的概念又稍微好一點,疫苗廠為了能讓第三期人體試驗的數據達標,通常會選擇一個稍高一點的劑量,因為安全性並不會明顯差別,但是可以提高保護力。對疫苗廠來說,如果第三期試驗數據失敗,等於前功盡棄,大把的金錢付諸流水。
對疫苗廠來說,在副作用風險差異不大的狀況下,最好的策略是選擇一個必定會成功的劑量,而不是選擇一個剛好會成功的劑量。這也是我們今天這篇研究的來由。。

默德納疫苗一支當四支用 來自Nature期刊的報導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893-0#ref-CR1

自然(Nature)期刊的網站上,有一篇新聞性質文章,主要引用一個小型人體試驗,讓35名志願者施打1/4劑量的莫德納疫苗,兩劑間隔28天,在7個月後發現志願者體內的抗體濃度跟T細胞數量都約略等於恢復者血清的水準。

人體試驗期刊原文在此: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6.30.21259787v1

稍微提一下,能夠達到恢復者血清的水準其實已經很優異了。

Nature 曾有一篇研究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377-8

裡面告訴我們,恢復者血清是個很重要的指標,而且有些疫苗還未必能超越恢復者血清抗體濃度。

研究怎麼進行的

這是一個第一期人體試驗,參與者接種默德納疫苗劑量25ug,兩劑間隔四周。並在第1,15,43,209天檢測棘蛋白抗體,RBD IgG,還有PSV(假病毒)的中和校價。

數據大概整理

血清抗體方面


33名志願者在7個月後都還能測到棘蛋白抗體(100%),RBD IgG 94%測得到(33/35),第二劑後100%(33/33)測得到而且至少持續6個月。
第一劑後有29%能測到假病毒中和校價,第二劑後有88%(29/33)能測到。並且能至少維持6個月。

免疫T細胞方面

打完第一劑後97%能偵測到棘蛋白專一性T4細胞,第二劑100%測得到。
T4細胞中有一類TFH細胞(follicular helper)會幫助B細胞產生抗體,第一劑後71%有TFH細胞
第二劑後75%有TFH細胞。整體有94%的人能測到棘蛋白專一的TFH細胞。而且第二劑後6個月還有63%的人能測到TFH細胞。

疫苗刺激產生的T4細胞以流式細胞技術的方法,使用新冠病毒的棘蛋白刺激之後,偵測CD40L+細胞中的IFNr, TNFa, IL-2, granzyme B (GnB)的表現。
打完第二劑後43天,89%能偵測到棘蛋白專一的CD4+, IFNr+的細胞,97%能偵測到TNFa+的細胞,100%能偵測到IL-2+的細胞,76%能偵測到GnB+的細胞。
製造cytokine的棘蛋白專一T4細胞打完第一劑疫苗後94%測得到,打完第二劑100%。
整體而言1/4劑量的莫德納疫苗能刺激顯著的棘蛋白專一T4細胞產生。

CD8+T細胞是用AIM CD69+ 跟CD 137+偵測,34%第一劑後能測到CD8+T細胞,53%第二劑後能測到CD8+T細胞。
打完第二劑後43天,70%能偵測到棘蛋白專一的CD8+ IFNr+的細胞,39%能偵測到TNFa+的細胞,12%能偵測到IL-2+的細胞。
整體而言,1/4劑量的莫德納疫苗能刺激顯著的棘蛋白專一CD8+T細胞產生。

老年族群

針對50歲以上的族群,跟年輕族群之間的比較:
老年族群抗體濃度稍微下降,T細胞數目跟年輕族群差不多。

交叉免疫

疫苗前就有棘蛋白專一T細胞的人打完疫苗後15天,會比疫苗前沒有T細胞的人產生更高的T細胞數量。
打完第二劑後六個月,不管本來有沒有棘蛋白專一T細胞都產生類似的免疫T細胞反應。疫苗前就有棘蛋白專一T細胞的族群,打完第二劑疫苗後6個月能產生更高的中和抗體。疫苗前存在CD4T細胞的人打完疫苗後會產生比較多疫苗產生的棘蛋白專一CD4T細胞還有抗體。

結論

現在研究的1/4劑量正好也是當時的25mg,當然這樣的劑量效果不如100mg,但是這個小型研究發現即使是25mg,也能提供人體足夠甚至算是優異的免疫反應,抗體濃度跟T細胞數量都能達到恢復者血清的水準。

除了默德納,另外一個輝瑞BNT疫苗的低劑量研究也正在進行中。
研究網址: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852861

對許多專家來說這可是個好消息,因為這表示有機會讓有限的疫苗施打到更多人身上。

大家都知道,想要阻止疫情以及層出不窮的變異株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全球的人廣泛接種疫苗,而且要快。以目前的接種速度來說,很難阻止下一波變異病毒產生,我們勢必要讓疫苗速度加快,更廣泛的施打在全球各個國家,才能避免疫情捲土重來。

除了全球防疫的考量,在疫情嚴重,瀕臨醫療崩潰的國家,如果能讓疫苗數量一舉變成四倍,迅速提升疫苗覆蓋率就能避免犧牲更多人命,未嘗不是個好消息。

延伸閱讀:
新冠疫苗混打 可行嗎? AZ混BNT的初步報告

記得按讚分享唷
陳坤志醫師臉書粉絲團
陳坤志醫師IG
Twitter

相關閱讀

請留言